当夜幕降临,街道的路灯点亮,居民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广东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约上几位好友点点金,到KTV痛快地唱上几个小时,所有的压力和疲惫都随着歌声散去;在北京路步行街,熙攘的人群穿梭在各种店铺之间,或购买衣服首饰,或品尝特色小吃;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白领们来到深圳沿江的小店,在驻唱歌手的吉他声中畅聊,释放这一天的疲惫。
近日,2025广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正式启动。以“粤夜粤美”为主题,活动将从7月延续至9月,围绕夜间经济等消费热点,联动全省各地开展“精彩夜市、风味夜食、品质夜购、活力夜娱、魅力夜游、时尚夜秀”六大夜间主题消费活动超200场。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省社零总额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自3月起持续上扬,充分彰显了广东消费市场的蓬勃朝气与强大韧性。
模式突破:构建“商旅文体”融合生态圈
“广东夜间经济形成了‘商旅文体’深度融合的岭南特色模式”,在广州市夜间经济发展联合会会长钟朝晖看来,构建“夜市+夜游+夜演”为核心的多业态交融模式正是其中的鲜明特点之一。
其中最具广东代表性的夜间活动当然少不了广州珠江,不论是外地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会来到江边欣赏七彩的广州塔“小蛮腰”,吹着习习凉风,远眺广州的夜景,乘船夜游珠江也是热门的夜间活动之一。
而同样位于珠江畔的琶醍也是夜消费的好去处。记者获悉,由啤酒厂1985·珠江琶醍打造的首届“国际碳水事务所”主题活动,近日在园区啤酒文化广场上演美食盛宴。作为“Young城Yeah市”城市夜间消费活动之一与“琶醍饱饱季”的首场活动,此次活动以全球碳水美食为引,融合逛吃、互动、演出与消费场景,给大家带来一场轻松有趣的夏日风味漫游。
活动现场化身“碳水爱好者的环球美食地图”,汇聚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碳水摊位,涵盖煎饼果子、Pizza、Taco、法棍等无国界碳水主食。首次引入1元试吃机制,搭配互动游戏、趣味打卡、音乐表演等内容,让逛吃逛吃过程更具惊喜感和参与感。
作为“Young城Year市”夜间消费活动,“国际碳水事务所”以美食为纽带实现了“夜经济+主题消费”的融合点点金,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夜间文化生活,也为夜间消费注入了新的能量。据悉,活动期间园区商家营收同比增长约10%;其中部分商家例如维罗纳意大利餐吧、coco's派对吧餐厅营收同比增长约31%,而且琶醍还将持续打造城市美食体验新地标,助力点燃广州夜经济,8月将推出纳凉刨冰会等主题活动。
记者获悉,近期广东省将举办“粤夏海岛音乐会”,以“请到广东过暑假”“百万英才汇南粤”为主题策划活动,利用暑期引客入粤。其中,清远市将开展“夜(Yes)清远秀(Show)北江”2025年清远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推出“15分钟清远夜经济消费地图”,将组织各大景区、餐饮、商圈、酒店等商家推出系列优惠促销,开展“秀出大优惠”清远暑期促消费活动。
场景创新:从“延长营业”到“沉浸体验”的跃升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不少商圈商场已逐步探索通过打造新型消费体验场景以创造更多夜间消费需求。近日记者获悉,天德广场将以“地球-火星中转站”为概念,用未来科技与宇宙幻想元素将广场裙楼4万平方米商业空间打造成为亚洲顶级夜文化娱乐综合体。据介绍,这一沉浸式星际娱乐综合体将集商业、娱乐、社交于一体。
而今年年初新落地的正佳广场7楼赛博天街,正是一个年轻人夜娱生活聚集地。在这里,打造了正佳广场夜经济的“明星”——神牛犇犇,一个8米高的巨型仿生机械艺术装置。围绕神牛,这里每晚都有2场夜秀上演,6点、8点各一场,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据了解,赛博天街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晚上,更有“赛博原声音乐计划”等音乐演出、二次元COS秀、宅舞演出、ACG见面会、主题市集等活动,越夜越精彩。
而这正是正佳夜经济的特色——不只是逛吃,更是把文化和夜生活揉在一起。据了解,不止7楼,正佳广场全场都开启了“夜晚模式”的创新实践,借助现有的多元场景,推出了“海底夜宿”“博物馆夜宿”“夜探雨林”“烛光音乐会”等夜间文旅体验项目,近两年还加快探索“新夜经济模式”,先后推出“艺术狂欢夜”“音悦剧之夜”“赛博原声音乐计划”等全新文化夜经济产品,打造融合剧场、秀场、体验场、社交场的夜间文化体验,为广州更新夜经济、打造夜晚文化新地标提供样板。
记者了解到,作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正佳广场的目标就是打造这种沉浸式、有参与感、有艺术性的夜间体验,把“黄金时段”真正用活。晚上来这里,不再是简单逛个街,更像是参加一场城市中心的夜间嘉年华。
丰富夜间活动,无不让人感受到在广东广州的商圈夜晚的活力四射、精彩纷呈。“我们不只是延长营业时间,更是用心打造从‘夜游’‘夜娱’到‘夜社交’‘夜消费’的一站式体验,让每一个角落晚上都能讲出新故事,让广州的夜晚不仅有烟火气,更有文化味、科技感和年轻力!”正佳广场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生态培育:从“小切口”到“大变革”的创新实践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广东夜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创新与市场活力的双重驱动。
立足广州夜间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钟朝晖认为,广东发展夜间经济长期保持审慎包容的态度,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比如广州首批15个“羊城夜市先行区”内,允许商户在商圈核心区周边200米范围内划定外摆区域,营商管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吸引大量商户和消费者参与。而且通过构建传播矩阵的方式实现流量裂变,省内多个城市商圈联合商户推出“夜消费地图”,扫码领券转化率达38%。
面向未来,钟朝晖对2025年广东夜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方面,他认为要构建“共创、共建、共享”夜间生态圈,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市民参与”模式激活多元主体。比如设立“夜经济创业基金”,对夜市摊主、主理人提供启动资金,配套免费摊位和创业导师等福利,激活夜间经济主体活力。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内容、场景、运营”创新,通过聚焦文化IP与科技赋能,打造差异化体验、开发“夜间潮玩产品”、打造“24小时文化地标”等。
在他看来,广东应该积极引导“投资引领型”夜间亮点项目,如深圳的智慧停车系统,实现车位预约共享;建设夜间灯光足球场等体育场景,联动餐饮消费,延长夜间消费时间;改造旧厂房园区为工业风夜间消费场所点点金,实现“工业遗产+消费”双向赋能。
股壹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