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是一场关乎个人未来的重要选择股票king,也是家庭教育投资的重大决策。如今的考生和家长在面对这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也愈发看重教育投入的回报率。
可考虑的因素越多,决策也会越难,间接推动了今年的高考录取季呈现出了许多“怪相”,很多家长都发现了,今年有不少985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出现了暴跌的情况,本以为这已经足够罕见了,没想到更罕见的还在后面。
2025年高考录取季,广西地区普通本科批次物理类招生出现了极其罕见现象——超过三十所高校的部分专业组无人报考,甚至有一所学校在广西完全颗粒无收。
广西30多所大学招生艰难,西安一院校颗粒无收
由于这30多所大学也不是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受阻,只是在广西省才出现了这种罕见的现象,因此有网友第一时间就得出了结论——这难道不是明晃晃的地域歧视吗?
先来说说这所在广西省招生颗粒无收的学校吧股票king,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在广西招收物理类学生的三个专业组全部挂零,创下了近年来招生的新低点。
这所独立学院成立于2004年,排名来说不算太糟糕,在陕西省内民办高校中排名第五,在独立学院中排名约20位左右,也不能怪广西的学生们不给面子,估计是真没听说过这所学校。
但要说一个对他感兴趣的学生都没有也不太可能,不过估计对这所学校感兴趣的学生,查完资料心也跟着凉了一大半了,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有着多数民办学校的通性——学费太贵了。
该校2025年本科一年学费高达28600元,加上3000到3500元的住宿费,一年总费用超过32000元,普通家庭都不是考虑投资回报成不成正比的问题了,而是该考虑究竟能不能读得起的问题了。
分析完典型,再来看看整体情况,除了颗粒无收的这所独立学院外,其他在广西招生艰难的学校主要分布在陕西、天津、黑龙江、辽宁、山东等地区。
其中待遇最惨的当属陕西股票king,一个省份就有六所学校,在广西招生出现了专业组“挂零”的情况,而这些被嫌弃到挂零的学校,无一例外都是外地学校,没有一所的广西当地的学校,这也是为什么网友一开始就想到“地域歧视”的原因所在。
高考志愿的“地域歧视”,站在考生和家长的角度却是另一种无奈
但当我们站在考生和家长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这种所谓的“地域歧视”其实完全合情合理,客观来讲,说“地域歧视”有些严重了,用“地域因素”来形容或许会更合适一些。
广西位于中国南部,而陕西、天津、黑龙江等地区位于中国北方或西北部,地理距离遥远,不止广西,许多南方学生也不愿意远赴千里之外求学,过远距离的大学不仅意味着高昂的路费,还意味着水土不服、气候、文化、饮食难以适应等问题。
换言之,我们今天只是看到了北方、西北地区的高校在广西招生颗粒无收,换个角度来看,广西的院校到了北方、西北地区招生也未必顺利。
若是名校,远距离的劣势尚且有希望被名校光环所填补一二,可这些名单中的学校名气显然不足,学历的含金量也不足以吸引考生选择那么远的学校,更何况现在的考生和家长也逐渐意识到,并非所有大学文凭都能带来理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因此名气不足、学费高昂的普通院校在异地招生的成果也就越来越不理想了,而知名大学的热门专业依旧门庭若市,高校招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也在朝着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些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只能接受现实,如果能从加强宣传力度、优化学费结构和奖学金政策、突出专业特色和就业优势等方面来规划下一步的发展,这些学校也有希望通过专业特色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股壹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